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5.但是,那些基于外在人的感官经验判断一切事物的人几乎无法理解神是一个人。因为感官人只能基于尘世和尘世之物来思想神,因而以思想一个肉体和属世之人的方式来思想一个神性和属灵之人。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神若是一个人,必和宇宙一样大;若统治天与地,必如世上的国王那样借助许多人来统治。若被告知,天堂不像尘世那样有空间的延伸,他一点也不明白。因为凡仅出于自然界及其光来思考的人必照着诸如显现在他眼前的那种延伸来思考。但是,以这种方式思想天堂就大错特错了。天堂的延伸不像尘世的。在尘世,延伸是确定的,因而是可测量的;但在天堂,延伸是不确定的,因而是不可测量的。在下文关于灵界时空的章节,我们会看到天堂的延伸是什么样。
此外,人人都知道肉眼的视觉延伸得有多远,即:能延伸到极其遥远的太阳和恒星那里。凡深入思考的人都知道,属于思维的内在视觉延伸得更广泛,而更内在的视觉必延伸得还要广泛。那么至内和至高的神性视觉又该怎么说呢?由于思维拥有这样的延伸,所以天堂的一切事物与那里的每个人共享,构成并充满天堂的神性也是如此,如前面章节所说明的。
8452.“有鹌鹑上来”表属世的快乐,良善通过这快乐被赋予。这从“鹌鹑”的含义清楚可知,“鹌鹑”是指属世的快乐。“鹌鹑”之所以表示属世的快乐,是因为它是一种海鸟,海鸟表示属世之物,所渴望的它的“肉”表示快乐(参看8431节)。鹌鹑之所以表示良善通过快乐被赋予,是因为它在晚上被赋予的。事实上,在来世,当对应于晚上的状态到来时,善灵,以及天使就被带回他们在世时所处的属世情感的状态,从而被带回其属世人的快乐。这一切的发生是为了使良善能从中出来,由此被赋予,也就是说,是为了叫他们能由此变得更完美(8426节)。所有人都通过在外在人或属世人中植入信和仁而变得更完美;事实上,若非信和仁被植入那里,良善和真理就无法从内在人或属灵人,也就是经由内在人从主流入,因为它们没有被接受。如果良善和真理没有被接受,那么它们的流注就会停止并消亡,甚至连内在人也关闭。由此明显可知,属世层必被完美地调整,以充当一个接受者或容器;这一切是通过快乐实现的;事实上,属于属世人的良善可称作快乐,因为它们就是感觉。
“鹌鹑”之所以表示属世的快乐,是因为如前所述,它是一种海鸟;经上说,它是从海上被刮来的:
有风从耶和华那里刮起,把鹌鹑由海上刮来,散落在营地。(民数记11:31)
海鸟及其肉表示属世的快乐,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贪欲的快乐。在以下摩西五经的经文中,“鹌鹑”就表示后一种快乐:
百姓中间的乌合之众大起贪欲,想要吃肉;他们说,现在我们的灵魂枯竭了,除这吗哪以外,在我们眼前并没有别的东西!有风从耶和华那里刮起,把鹌鹑由海上刮来,散落在营地;百姓起来,终日终夜,并次日一整天,收集鹌鹑;至少的也取了十贺梅珥,为自己摆列在营的四围。肉在他们牙齿之间,尚未吞咽,耶和华的怒气就向百姓发作,耶和华用极重的灾殃击打百姓。于是他给那地方起名叫“贪欲之人的坟墓”,因为他们在那里葬埋那起了贪欲的人。(民数记11:4, 6, 31-34)
此处“鹌鹑”表示贪欲的快乐。当有肉体或世俗之爱的快乐掌权并占据整个人,以至于毁灭与他同在的信之良善和真理时,这快乐就被称为贪欲的快乐。这种快乐被描述为百姓被极重的灾殃击打的原因。但在本章,晚上给予百姓的鹌鹑所表示的属世快乐并不是贪欲的快乐,而是对应于属灵人或内在人的良善的属世人或外在人的快乐。这种快乐含有属灵的良善在自己里面,而民数记11章所论述的贪欲快乐含有地狱的邪恶在自己里面。这二者都叫快乐,也都被感觉为快乐。但它们之间的差异不能再大了,或说可能是最大的;因为这一种快乐含有天堂在自己里面,而那一种快乐则含有地狱。此外,当外在被脱去时,这一种快乐就向此人变成天堂,那一种快乐则向他变成地狱。
此中情形就像两个女人,从外表看,她们都有漂亮的脸蛋,过着美好的生活;但从内在看,彼此却完全不同。也就是说,这一个是贞洁、健康的,而那一个是淫荡、腐朽的;因此,这一个的灵与天使同在,那一个的灵与魔鬼同在。不过,她们的真正本质不会显现,除非外在被卷走,内在被揭开。说这些事是为了叫人们知道什么是含有良善在里面的属世快乐,这快乐由本章的“鹌鹑”来表示;以及什么是含有邪恶在里面的属世快乐,这快乐由民数记11章的“鹌鹑”来表示。
6872.“你们必在这山附近事奉我”表那时对源于爱的神性的觉知和承认。这从“事奉神”和“山”的含义清楚可知:“事奉神”是指对神性的崇拜,但当论及主时,它表示对人身里面的神性的觉知和承认;“山”是指神之爱的良善(参看795, 796, 2722, 4210, 6435, 6829节)。由此明显可知,“在这山附近事奉神”当论及主时,表示对源于爱的神性的觉知和承认。
有必要说明何谓对源于爱的神性的觉知和承认。每个人的品质从他的爱就能得知;因为爱是每个人生命的存在;他的真正生命本身就源于爱。因此,在人那里掌权的爱如何,此人就如何,或说,在人那里掌权的爱的种类决定了这个人的品质。如果对自我和世界的爱,因而对报复、仇恨、残忍、奸淫等等的爱掌权,那么就其死后活着的灵或内层人而言,这个人就是一个魔鬼,无论他表面看上去是什么样。但是,如果对神的爱和对邻的爱,因而对良善与真理,以及正大光明的爱掌权,那么就其死后活着的灵而言,他就是一位天使,无论他表面看上去是什么样。不过,当神的爱在某人那里掌权(如它在唯独主里面所行的那样)时,那个人就是神。因此,当主在其人身里面领受祂父的爱,也就是祂生命的存在时,祂的人身就变成神性。由此可见何谓对源于爱的神性的觉知和承认。
人与他的爱完全一样,或说人在品性上和他的爱完全一样,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这个真理从来世的天使身上明显看出来;当被观之时,他们看上去就像爱的形式。爱本身不仅发光,还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以致你会说,他们在各个方面无非是爱,或爱的化身。原因在于,一位天使的所有内层,和一个人的内层一样,无非是接受生命的形式。他们因是接受生命的形式,故是接受各种爱的形式,因为这些爱构成一个人的生命。因此,当所流入的爱与接受这爱的形式彼此一致时,可推知一位天使或一个世人的品性就取决于他的爱,或说天使或世人和他的爱一样。这不仅适用于大脑中的初始器官物质,也适用于整个身体,因为身体无非是由其初始物质所形成的一个器官。
由此可见,当人正在重生时,他会完全变新,因为那时,他的每一个部分都适合接受天堂之爱。然而,对人来说,先前或早期的形式没有被毁,只是被移除了;但对主来说,来自母亲的先前或早期形式完全被毁并被根除,神性形式被接受并取代它们。因为神的爱除了与一个神性形式一致外,与任何形式都不一致;它将其它一切形式完全逐出。正因如此,一旦主得了荣耀,祂就不再是马利亚的儿子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